故人家住桃源径。一水盈盈秋静。有约不来魂凝。
孤枕屏山映。渔郎自恨仙缘竟。风扫落花无定。
何日刀环期订。天上飞明镜。
故人家住桃源径。一水盈盈秋静。有约不来魂凝。
孤枕屏山映。渔郎自恨仙缘竟。风扫落花无定。
何日刀环期订。天上飞明镜。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桃源忆故人·有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故人家住桃源径"开篇点出友人家隐居在如世外桃源般的幽静小径,环境清幽。"一水盈盈秋静"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清澈与寂静,水面波光粼粼,更显秋意浓重。
"有约不来魂凝"表达了对友人未至的期待与失落,情感深沉,仿佛对方的缺席让主人公的心灵凝聚在等待中。"孤枕屏山映"通过孤枕独眠和屏风上映照的山影,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也暗示了对相聚的渴望。
下片转而抒发渔郎(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遗憾和期盼。"渔郎自恨仙缘竟"借渔夫之口,表达了未能如愿与仙人般的朋友相遇的遗憾,暗示了友情的神秘与不可捉摸。"风扫落花无定"以飘零的落花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增添了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何日刀环期订。天上飞明镜"寓意深长,"刀环期订"可能象征着某种约定或誓言,而"天上飞明镜"则可能是对月光的想象,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相聚的遥想,如同明亮的镜子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美好相聚的向往。
萧条门巷陋于颜,老去青春仅得闲。
心画传家无计策,手谈留客谩机关。
静思往事千年上,俯叹劳生一梦间。
多谢光临无别意,为闻流水与高山。
我闻菩萨昔因地,所供养佛名观音。
从闻思修入悟心,心精遗闻而得道。
见闻觉知不可易,譬如西北与东南。
而此乃曰闻可遗,令人罔然堕疑网。
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
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
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
彼于异类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间断。
况我自在慈忍力,无畏解脱独不然。
钟鼓俱击声不同,知其不同是生灭。
而二种声不相参,即是同时寂灭法。
稽首净智功德聚,广大庄严悲愿海。
悯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发现行。
如人因酒而发狂,戒饮辄复逢佳酝。
愿灭颠倒痴暗障,愿获辩才智慧藏。
游戏十方微尘刹,亦施无畏利众生。
凡曰有心能闻者,同入圆通三昧海。
《泗州院旃檀白衣观音赞》【宋·释德洪】我闻菩萨昔因地,所供养佛名观音。从闻思修入悟心,心精遗闻而得道。见闻觉知不可易,譬如西北与东南。而此乃曰闻可遗,令人罔然堕疑网。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彼于异类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间断。况我自在慈忍力,无畏解脱独不然。钟鼓俱击声不同,知其不同是生灭。而二种声不相参,即是同时寂灭法。稽首净智功德聚,广大庄严悲愿海。悯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发现行。如人因酒而发狂,戒饮辄复逢佳酝。愿灭颠倒痴暗障,愿获辩才智慧藏。游戏十方微尘刹,亦施无畏利众生。凡曰有心能闻者,同入圆通三昧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72Hr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