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途次衡阳》
《归途次衡阳》全文
明 / 岑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秋临水赋将归,几岁逢君咏采薇。

宿雨尚淹回雁驿,归心先向钓鱼矶。

潇湘雪染还家鬓,衡岳云沾旅客衣。

楚粤只今烽燧息,前程无恙返荆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

首联“三秋临水赋将归,几岁逢君咏采薇。”以“三秋”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即将踏上归途,而“几岁逢君咏采薇”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中相遇相识之人的怀念,仿佛在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吟唱着《采薇》这样的古歌,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宿雨尚淹回雁驿,归心先向钓鱼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宿雨未尽,回雁难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彷徨与等待。然而,尽管归途艰难,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了家乡的钓鱼矶,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潇湘雪染还家鬓,衡岳云沾旅客衣。”进一步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潇湘之地的雪景不仅染白了诗人的鬓发,也映照出他内心的苍老与沧桑。衡岳的云雾则沾湿了行旅者的衣物,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旅途劳顿的写照。

尾联“楚粤只今烽燧息,前程无恙返荆扉。”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诗人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安宁与希望。楚粤之地烽火已熄,意味着战乱结束,和平降临。诗人可以安然无恙地返回家中,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岑徵
朝代:明

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山中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0)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

叶埽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0)

失鹤

秋风吹却九皋禽,一片闲云万里心。

碧落有情应怅望,青天无路可追寻。

来时白雪翎犹短,去日丹砂顶渐深。

华表柱头留语后,更无消息到如今。

(0)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二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

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

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

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

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

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有青陵台。

(0)

送友生游峡中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

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0)

献中书汤舍人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

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