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
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
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盛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古典文化的借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庆云呈瑞为明时"一句,通过“庆云”和“呈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祥瑞降临、吉庆有份的氛围。"演畅丝纶在紫微"则是对宴会中音乐与诗词交流的生动描绘,其中“演畅”二字传达了一种流畅自然的情感表达。
"銮殿对时亲舜日",通过对古代圣君(舜)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统治者的崇敬和向往。"鲤庭过处著莱衣"则是描绘宴会中的宾客们穿梭于庭院之间,留下美好记忆的景象。
"闲寻竹寺听啼鸟"一句,诗人在静谧的竹林和古老的寺庙中聆听到鸟鸣之声,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吟倚江楼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吟诵诗词,对夕阳余晖的留恋。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句,通过对“银屏”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清幽雅致的情怀。"一门清贵古今稀"则是对宴会中宾客高洁品德的赞誉,这些人格和气质在历史长河中极为罕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的巧妙融合,构建出一种超脱尘世、理想化的宴会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牙鼓声中,又妆点、千红万绿。
春试手,银花影粲,雪梅香馥。
归梦不知家近远,飞帆正挂天西北。
记年时、歌舞绮罗丛,凭谁续。烟水迥,云山簇。
劳怅望,伤追逐。把蛛丝鹊喜,意□占卜。
月正圆时羞独照,夜偏长处怜孤宿。
悔从前、轻被利名牵,征尘扑。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