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
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
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
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
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
道丧邈中古,何以销我忧。
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
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
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
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
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
道丧邈中古,何以销我忧。
这首诗《咏怀(其三)》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首句“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观察自然界的更替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悠长与生命的流转。接着,“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两句,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提出自然界的变化并非无情,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与平衡。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揭示了世间事物的复杂性,无论是微小的怨恨还是命运的起伏,都难以瞬间平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接下来,“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即使微小的力量也能造成巨大的破坏,积累起来的小事也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了细节与积累的重要性。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通过水的流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即使是细小的水流,也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冲击堤坝,引发巨大变化。这象征着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和潜在的巨大能量。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将萤火虫和柏梁台进行对比,前者虽微弱却持续燃烧,后者曾是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成废墟,寓意着事物的兴衰无常,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可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通过昆虫与树木的关系,表达了对习惯与环境影响的反思,指出个体可能因长期适应而忘记或忽视了改变的必要性。
最后,“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表达了对明智之人的理解,认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因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安排。“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谦逊与柔顺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宇宙和道德的奥秘,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
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生辉。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
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
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
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
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