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三》
《咏怀·其三》全文
明 / 梁有誉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

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

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

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

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

道丧邈中古,何以销我忧。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三)》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首句“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观察自然界的更替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悠长与生命的流转。接着,“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两句,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提出自然界的变化并非无情,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与平衡。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揭示了世间事物的复杂性,无论是微小的怨恨还是命运的起伏,都难以瞬间平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接下来,“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即使微小的力量也能造成巨大的破坏,积累起来的小事也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了细节与积累的重要性。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通过水的流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即使是细小的水流,也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冲击堤坝,引发巨大变化。这象征着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和潜在的巨大能量。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将萤火虫和柏梁台进行对比,前者虽微弱却持续燃烧,后者曾是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成废墟,寓意着事物的兴衰无常,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可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通过昆虫与树木的关系,表达了对习惯与环境影响的反思,指出个体可能因长期适应而忘记或忽视了改变的必要性。

最后,“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表达了对明智之人的理解,认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因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安排。“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谦逊与柔顺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宇宙和道德的奥秘,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梁有誉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猜你喜欢

浯溪

相去祁阳五里馀,撼山为谷断为溪。

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

风月满堂无地着,云烟半壁与天齐。

英雄说着唐朝事,泪溅长安蜀道西。

(0)

诗一首

行尽蓬莱弱水源,今朝忍渴过昆崙。

兴来莫问酒中圣,且把金杯和月吞。

(0)

满庭芳

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

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生辉。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

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

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

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

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

(0)

愿成四胜深心偈

豁然悟空,了然见性。凝然不动,寂然无思。

(0)

反本观空无碍辞

形是幻,情是梦,寝兴视息随群动。

当念元来一切无,豁然顿遣心中空。

(0)

书绅二法辞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