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迥的《书绅二法辞》。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心境宁静的禅意。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心灵比作一个总是充满的酒杯,意味着内心永远充实而不空虚。"明知足"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接受,这里的"足"不仅指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层面的自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这两句则将心灵比作不是燃烧的火焰,暗示内心的平静与冷淡。"明无欲"意味着对外界的欲望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欲望的超脱。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这两句是说这两种心灵状态(即知足和无欲)可以作为修行的方法,而将这些修为自己的心灵加上枷锁,以此来约束自己。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理解和内在的精神追求。通过对比喻和象征的运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二庭追虏骑,六月动周师。
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
复言徵二妙,才命重当时。
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
计日方夷寇,旋闻杕杜诗。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
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
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
曩游尽骞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
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
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