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洞里绿云深,翠竹苍梧日夜阴。
记得曾游借禅榻,天风满送海潮音。
绿云洞里绿云深,翠竹苍梧日夜阴。
记得曾游借禅榻,天风满送海潮音。
这首元代诗人杨瑀的《静安八咏(其二)绿云洞》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中景象。首句“绿云洞里绿云深”以“绿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洞内绿意盎然、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仿佛置身于一片浓密的绿色云海之中。次句“翠竹苍梧日夜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翠竹与苍梧相映成趣,日月交替间,洞内始终笼罩在一片深邃的阴影之中。
接着,“记得曾游借禅榻”一句,透露出诗人曾经在此处游览并借宿的经历,暗示了绿云洞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也具有一定的宗教或隐逸文化背景。最后,“天风满送海潮音”则将自然界的风声与远处海浪的声音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是天地间的和谐共鸣,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绿云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