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犹倾况地维,堪嗟造物太儿嬉。
鳖灵岂望归鹃魄,燕哙公然得子之。
一乱五年应共尽,孤怀历劫独难移。
案头宣统官邪记,会铸神奸与世知。
天柱犹倾况地维,堪嗟造物太儿嬉。
鳖灵岂望归鹃魄,燕哙公然得子之。
一乱五年应共尽,孤怀历劫独难移。
案头宣统官邪记,会铸神奸与世知。
这首诗以"天柱犹倾况地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地间似乎正在发生的动荡不安,暗示了时局的不稳。"堪嗟造物太儿嬉"一句,批评了大自然的无常和人类命运的无奈,暗指统治者的玩忽职守。
接下来的"鳖灵岂望归鹃魄,燕哙公然得子之",通过历史典故,批判了现实中的昏庸统治者,如鳖灵(蜀国君主)和燕哙(赵国篡位者),比喻当权者不顾百姓福祉,妄图长久窃位。
"一乱五年应共尽,孤怀历劫独难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持续五年的忧虑,以及个人坚守信念,无论经历多少劫难都不会改变的决心。
最后两句"案头宣统官邪记,会铸神奸与世知",直指晚清宣统年间的政治腐败,揭露了那些作恶多端的官员,预言他们的罪行终将为世人所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寓言的方式,揭示了清末政治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公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