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手不管兵权,何苦陈筹帝座前。
反间书留围饷道,受降幡竖阻烧船。
薛嵓闻贿言难信,武胜行诛斗转坚。
马渡长江犹赐敕,赦王无罪速归燕。
儒生手不管兵权,何苦陈筹帝座前。
反间书留围饷道,受降幡竖阻烧船。
薛嵓闻贿言难信,武胜行诛斗转坚。
马渡长江犹赐敕,赦王无罪速归燕。
这首诗描绘了方孝孺在面对复杂政治局面时的无奈与坚持。首联“儒生手不管兵权,何苦陈筹帝座前”,开篇即点明方孝孺作为文臣,不涉军事,却不得不在帝王面前筹划战事,暗示其处境之艰难。颔联“反间书留围饷道,受降幡竖阻烧船”描绘了方孝孺在处理敌我关系时的策略与困境,通过使用反间计和设置受降旗来试图化解危机,但依然面临重重阻碍。颈联“薛嵓闻贿言难信,武胜行诛斗转坚”则揭示了方孝孺在道德与权力的较量中所面临的挑战,他难以相信有人会因贪腐而背叛,同时强调了武力的坚定与残酷。尾联“马渡长江犹赐敕,赦王无罪速归燕”展现了方孝孺在面对失败时的仁慈与决断,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仍能以赦免的方式寻求和平解决之道,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统一的深切关怀。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方孝孺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复杂政治局势时的智慧、勇气与道德坚守。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凌空千尺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拚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
风起云间,雁横天末,严城画角,梅花三奏。
塞草西风,冻云笼月,窗外晓寒轻透。
人去香犹在,孤衾长闲馀绣。
恨与宵长,一夜薰炉,添尽香兽。前事空劳回首。
虽梦断春归,相思依旧。
湘瑟声沈,庾梅信断,谁念画眉人瘦。
一句难忘处,怎忍辜、耳边轻咒。
任人攀折,可怜又学,章台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