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陈蛰公先生》
《留别陈蛰公先生》全文
清 / 苏镜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数从羁馆接清扬,招饮时过绿野堂。

庑下相庄梁妇案,橐中深愧陆生装。

家贫计岂佣书拙,时乱身偏作客强。

凄绝当年王谢燕,春归犹自恋雕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苏镜潭所作的《留别陈蛰公先生》。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不舍。

首联“数从羁馆接清扬,招饮时过绿野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蛰公在羁馆中多次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一起饮酒畅谈的欢乐时光。绿野堂则象征着环境的清幽与生活的闲适,体现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和生活的雅致。

颔联“庑下相庄梁妇案,橐中深愧陆生装。”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陈蛰公之间的互动。诗人提到自己在陈蛰公的庇护下,如同梁上之燕,享受着温暖与安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像陆生那样为朋友提供更多帮助的内疚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自我反省。

颈联“家贫计岂佣书拙,时乱身偏作客强。”揭示了诗人在社会动荡时期,因家境贫寒而无法通过佣书(即替人抄写书籍)来谋生,反而被迫四处漂泊,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

尾联“凄绝当年王谢燕,春归犹自恋雕梁。”以典故“王谢燕”比喻诗人与陈蛰公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春日归来的季节,诗人依然怀念与陈蛰公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苏镜潭
朝代:清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猜你喜欢

宫词·其九

三面宫城尽夹墙,苑中池水白茫茫。

直从狮子门前入,旋见亭台绕岸傍。

(0)

送别

仙花笑尽石门中,石室重重掩绿空。

暂下云峰能几日,却回烟驾驭春风。

(0)

阁前双槿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

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

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

(0)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0)

春日登楼遇雨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0)

台城曲二首·其二

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

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

乾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