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平。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
徐福不还,鲁连避世,千秋呜咽潮声。
试寄语燕昭汉武,问求仙何日到蓬瀛。
成连一去,天风海水,何处移情。
日暮碧云天远,见蜃楼明灭,蛟渚澄清。
千仞银涛,片帆飞度,云山划断空青。
快此际乘风破浪,指东南万里鹏程。
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
海波平。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
徐福不还,鲁连避世,千秋呜咽潮声。
试寄语燕昭汉武,问求仙何日到蓬瀛。
成连一去,天风海水,何处移情。
日暮碧云天远,见蜃楼明灭,蛟渚澄清。
千仞银涛,片帆飞度,云山划断空青。
快此际乘风破浪,指东南万里鹏程。
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
这首词以"碧海乘槎图"为题,描绘了海上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海波平"三字,简洁地勾勒出海面的宁静,"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则借景抒怀,寓含着深沉的情感。接下来引用徐福东渡、鲁连避世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潮声千秋呜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追寻与失落。
词中通过向燕昭、汉武两位历史人物发问,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仙道的探询,以及对成连仙人离去后情感转移的想象。"日暮碧云天远",画面转向傍晚时分,蜃楼若隐若现,蛟渚清澈,展现出瑰丽的海上奇观。"千仞银涛,片帆飞度"描绘出大浪翻滚与孤帆独行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作者的豪情壮志。
最后,词人乘风破浪,意欲直航东南,踏上万里鹏程,直指蓬莱仙境,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决心。"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收束全词,以站在仙境之巅遥望京都,寄托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刘师培的这首《一萼红·题碧海乘槎图》词藻华丽,意境深远,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见解。
前江月初上,喧动邻舟。渔火远映津楼。
从来客睡不曾着,况听旅雁啾啾。
征衫露华暗满,恨孤身冲晓,衰鬓惊秋。
吴歌欸乃,动离情、一样声柔。
宛转寒溪数里,回首见孤城,宿雾徐收。
遥忆兰闺昨夜,残灯欹枕,也恁閒愁。
苦无消息,拟缄书、又怕沉浮。
奈鸳鸯湖水、再三嘱付,不肯西流。
一家风雅忆闺中,鲍妹粱妻才调同。
惆怅芳园联咏地,伤心依旧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