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秦彦容韵·其一》
《和秦彦容韵·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

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

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

(0)
鉴赏

这首诗《和秦彦容韵(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以烹饪比喻治理国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和谐协作来推动国家的发展。这种比喻既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暗示了治理国家需要的精细与和谐。

接着,“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马蹄踏过之处,大地仿佛裂开,北方的游牧民族仍在冰雪覆盖的阴山地区活动,预示着战争的持续与边疆的动荡。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则直接点明了军队的行动与将领的决心,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策略的思考与担忧。武王伐纣后,曾有“武成”之歌,而“黍离”则常用来表达对国家衰败的哀叹。这里暗含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

最后,“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一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和平与稳定社会的渴望。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则以历史事件为引,提醒人们即使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也可能因为领导者的决策失误而导致失败。这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当下时局的警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战争、个人命运以及历史教训的思考与忧虑,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跋马

跋马烟村数日程,麦将芒种黍齐耕。

去时切切愁农计,归为吾农一畅情。

(0)

渡沂水

雨后涨清沂,云源入翠微。

长川谢浮舫,广彴可驱騑。

讵有花光蘸,还看草色菲。

春风忽已过,吾亦咏而归。

(0)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二十七

落日鲸波漾远林,莫釐缥缈接湖阴。

水晶宫里江妃宴,激楚犹闻吴会吟。

(0)

阅兵

曣㬈晴午䴡光春,映日晶晶组练陈。

天堑长江称地利,省方要务重安民。

放牛归马承平久,踞虎蟠龙指顾新。

我适孝陵禋谒罢,当时创业想艰辛。

(0)

和沈德潜山居杂诗十首韵·其八

吴下业书佣,居然八十翁。

从嗤枝鹿野,曾侍玉鸾宫。

茅屋千山里,溪田一水通。

课耕时复出,蓑笠雨丝濛。

(0)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其三自然裳

石翁曾绣自然裳,付授甘泉永勿忘。

我亦荷衣更芰制,摩挲襟襼浥馀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