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
妻拿惊且吁,谓我应速摘。
我时笑而荅,区区亦何必。
此身终委形,毁弃无足惜。
况尔毛发閒,乃欲强修饰。
毕竟满头时,复将安所择。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
妻拿惊且吁,谓我应速摘。
我时笑而荅,区区亦何必。
此身终委形,毁弃无足惜。
况尔毛发閒,乃欲强修饰。
毕竟满头时,复将安所择。
这首诗名为《白发叹》,是金代诗人王若虚所作。诗中以白发为引子,抒发了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描绘了诗人清晨梳理头发时,意外发现几根白发的情景。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年华逝去的象征。接下来,“妻拿惊且吁,谓我应速摘”一句,通过妻子的惊讶和劝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命的脆弱性。
诗人对此作出回应:“我时笑而荅,区区亦何必。”他以幽默的态度,对妻子的担忧表示理解但并不完全认同,认为不必过于忧虑白发生长的速度。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此身终委形,毁弃无足惜。况尔毛发閒,乃欲强修饰。”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身体终将衰败,生命的价值不应仅仅寄托于外在的修饰。他指出,对于自然规律,如白发的生长,人们应该持有平和的心态,不必过分焦虑或试图抗拒。最后,“毕竟满头时,复将安所择。”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暗示了人生的最终归宿,无论头发如何变化,都应坦然接受,不必刻意选择或改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
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
赢得一头霜雪。
闲却五湖风月。
鸥鸟负前盟。
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
相箕山,怀颍水,挹馀清。
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
笑抚山中泉石。
细说人间荆棘。
有道苦难行。
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天末虹蜺晚未收,龙池新雨涨清流。
鸥缘适意频依渚,鱼不贪香懒上钩。
剩喜三边无警报,况当万宝得成秋。
啸歌高蹈羲皇上,不复深贻海内忧。
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
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
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
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
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
花过雨。
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
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
谁在玉楼歌舞。
若使胡尘吹得去。
东风侯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