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犹冷,疏帘日渐长。
读书穷壸奥,问字识偏旁。
对案常忘食,抠衣屡上堂。
取青如拾芥,老我有馀光。
初夏天犹冷,疏帘日渐长。
读书穷壸奥,问字识偏旁。
对案常忘食,抠衣屡上堂。
取青如拾芥,老我有馀光。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吴俨在初夏时节读书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初夏天犹冷,疏帘日渐长”描绘了初夏时节,天气虽已转暖,但早晚仍有些许凉意,疏帘随着日长而逐渐拉长,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
“读书穷壸奥,问字识偏旁”表达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他深入研究学问的精髓,仔细辨识文字的细微之处,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对案常忘食,抠衣屡上堂”则展现了诗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的读书状态,即使衣着简朴,也多次登堂拜访师长或友人,寻求更多的知识与启发。
最后,“取青如拾芥,老我有馀光”以“取青如拾芥”比喻学习知识如同拾取青草般轻松,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获取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年老之时,依然能从学问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侍无童子懒焚香,君送花来恨便忘。
尽日清芬与风竞,熏炉漫使令君狂。
翡翠随潮月,琉璃共佛灯。
沉香闻远远,珠树间层层。
峄阳之孤桐,踣自霹雳斧。
龙伏之灵林复古,断文横截丝百缕。
下垂七轸如牛乳,上有明星稀可数。
当轩拂拭待君鼓,君心有在君未语。
仲尼昔时从师襄,颀然一人犹望羊。
我独怀之千古长,杖策不省颐之忘。
去年河决疮未补,今年赤地无禾黍,像龙焚尪亦何取。
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召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