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
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
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
都缘归计失平章,端恐青山笑人俗。
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
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
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
都缘归计失平章,端恐青山笑人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江上、感慨时光与自然景观的画面。开篇“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两句,以动人的语言展示了江水蜿蜒曲折,不知其究竟有多少回转,只能通过远处树木的重叠来感知江水的流动,从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无常感受。
接着,“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两句,生动地刻画出了船行于激流之中,水花激溅的声音急遽而强烈,而岸边的白鸥似乎对这些声音熟视无睹,一副酣睡的样子。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鲜明对照。
“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两句,则从动态角度描绘了船只在蜿蜒的江道中前进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山川的稳定与船只的急促,表达了行舟者对于时间和速度的渴望以及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心。
最后,“都缘归计失平章,端恐青山笑人俗”两句,则转向内省和哲理的层面。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对于归途的计算与期待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永恒不变的青山时,对于世间凡人的得失算计感到一种淡淡的恐惧和自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与人类处境的独特感知和哲思。
太古不可挽,空山潜幽人。
世务无絷缚,樵苏不为辛。
游日旷烟霭,骋怀极嶙峋。
咄惜耸壑材,聊斧臃肿薪。
空翠冷入骨,残霞每在身。
溪谷适跫然,鹿豕夙所亲。
朗唱振林木,长啸超风尘。
寓兴云与石,逃名秋复春。
巢由慕狂踪,尧舜非所钦。
岂云负叔敖,含笑弃买臣。
此中有真趣,物外曾忧贫。
丹崖一千丈,不愿图麒麟。
夕阳二三束,重负嗤丘民。
颓然卧明月,身外安足论。
春意归风雨。到如今、缓红舒翠,一番重起。
况更索居无一事,镇日琴书而已。
待醉也、如何得醉。
多谢白衣能远致,把葛巾、忙却科头倚。
胸磊块,故应洗。琼膏慢入清尊细。
似当年、掌分茎露,雪消春水。
欲折筒荷充泛驾,凭借曲生为驭。
直引到、华胥路里。
遮莫归来问名姓,道清真、袁粲频为主。
天下事,任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