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光芃麦须,千里均沾濡。
轻阴将酿雨,伫望为踌躇。预虞风劫?,翘思泽沛输。
情知土含润,春膏谢多乎。
因悟倖恩心,吾民那能无。
烟光芃麦须,千里均沾濡。
轻阴将酿雨,伫望为踌躇。预虞风劫?,翘思泽沛输。
情知土含润,春膏谢多乎。
因悟倖恩心,吾民那能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烟光芃麦须,千里均沾濡”以烟雾笼罩、麦田湿润的景象开篇,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接着,“轻阴将酿雨,伫望为踌躇”则通过轻柔的云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预虞风劫,翘思泽沛输”中,“预虞”意为预先忧虑,体现了作者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担忧;“翘思”则是翘首期盼,表现了对雨水的渴望。“情知土含润,春膏谢多乎”则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于土地和生命的滋养作用,强调了春雨的重要性。
最后,“因悟倖恩心,吾民那能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这种感激之情在民众心中的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命之源——雨水的深切敬仰与感激。
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
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
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
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
修廊围峻阁,窈窕压山脊。
宝像浮海来,珠缨冷光滴。
叩阑见鼋鼍,扬首意自得。
偃蹇互出没,日此饱馀食。
又有翠羽禽,群飞喜宾客。
口衔绀蒂花,近我若相识。
开轩心旷绝,上下无异色。
气象特清壮,所览辄快适。
予心本高洒,误为尘土隔。
不知人间世,有此物外迹。
落日将登舟,低回空自惜。
漂流江湖外,负罪气惨悽。
况闻故人死,惊呼不成啼。
当案舍匕箸,缅怀大河西。
箴言尚在耳,铿若环佩随。
志气凛已失,神魂飘何之。
昔云死者乐,复以生为悲。
予知达士怀,将以二物齐。
今也果何如,无乃往意迷。
荆棘饱雨露,丛兰委污泥。
紫鸾忽肠绝,永年贼狐狸。
天理漭难问,我意多乖暌。
哀吟苍山阔,注目白日低。
不得恸寝门,雪涕江上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