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宋尚书余公二首·其二》
《挽宋尚书余公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逢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扁舟一叶掠垂虹,因泛江莲得识公。

千里军民安席上,一年宾主坐春中。

斑催紫橐朝天近,梦到黄粱霍地空。

契阔真情言不尽,只将楚些寄东风。

(0)
翻译
小船如一片叶子掠过彩虹,乘着莲花漂浮得以结识您。
在千里之外的宴席上,军民安宁,一年的宾主相聚于春天之中。
紫色的袋子装满梦想,接近朝廷之路,但梦境瞬间破灭。
深厚的友情难以言表,只能把心中的情愫寄托给东风。
注释
扁舟:小船。
垂虹:彩虹。
江莲:江边的莲花。
公:您(指对方)。
千里:遥远的地方。
军民:军队和百姓。
席上:宴席上。
春中:春季。
斑催:梦想催促。
紫橐:紫色的袋子,比喻官职或理想。
朝天近:接近朝廷。
霍地:突然。
契阔:深厚的情谊。
真情:真挚的感情。
楚些:楚辞的风格,这里指诗文。
东风:东风,象征春天或传递消息。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的诗篇,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开篇“扁舟一叶掠垂虹,因泛江莲得识公。”用生动的画面捕捉到了偶然间结识友人的场景,其中“扁舟”、“一叶”和“江莲”共同描绘出水乡风光,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漂泊与机缘巧合。这里的“公”字,通常指代尊敬的对象,是诗人结识的一位高贵或有德之人。

紧接着,“千里军民安席上,一年宾主坐春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远离与团聚的鲜明对照。尽管“千里”暗示着战乱和分离,但诗人却强调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依然能够享受到安稳的生活和美好时光。这一句中,“宾主坐春中”的意境,不仅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更是对友情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

“斑催紫橐朝天近,梦到黄粱霍地空。”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斑”字形容物色斑驳不一,可能象征着复杂的心情;“紫橐”,即紫色的鞍桥,常用以比喻远行或升迁,而这里则与“朝天近”相连,暗示了一种向往高处、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后半句中的“梦到黄粱霍地空”,则表达了诗人对失落事物的怀念,“黄粱”可能指代某个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

结尾两句“契阔真情言不尽,只将楚些寄东风。”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只能借助自然之力来传递。这里的“契阔”、“真情”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难以言传的深厚感情,而“只将楚些寄东风”,则是诗人选择了借助大自然,特别是春天的东风,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送往远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也透露出了其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逢辰
朝代:宋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猜你喜欢

果泉来馆中

渤海刀将卖,延陵剑又来。

未莎霜后鞠,已蘤腊前梅。

有客吟今雨,何人爱古罍。

长裾青剡剡,不但旅颜开。

(0)

句·其九

先到王城第一桥。

(0)

句·其四

淮山二十里,秀色已在户。

舟车走梁宋,烟树引吴楚。

(0)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四

穰侯抵关中,颇畏诸侯客。

搜车计已迟,终困范公策。

庸夫吝富贵,百计私自惜。

势移祸败至,智巧竟何益。

至公览英俊,苴补乃无隙。

请看桑林饿,亦脱赵子厄。

(0)

夏日十二首·其四

朝雨来还密,村墟一望间。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

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

(0)

李景文移居

能诗留幕府,借宅近南湖。

吏去少公事,客来多钓徒。

云为今夜雪,梅发去年株。

我亦同州住,相过路不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