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十二首·其四》
《夏日十二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朝雨来还密,村墟一望间。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

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

(0)
注释
朝雨:清晨的雨。
密:密集。
村墟:村庄。
一望间:眼前。
远声:远处的声音。
野竹:野生的竹子。
润色:增添色彩。
青山:青翠的山。
书史:书籍。
高卧:闲适的生活。
莓苔:苔藓。
闭关:紧闭门户。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秋兴:秋天的情感。
飘飒:飘忽不定。
衰颜:衰老的面容。
翻译
清晨的雨点密集落下,村庄在眼前展现。
远处的声音只有竹林传来,青山的翠绿增添湿润的色彩。
阅读书籍度日,静心养性,莓苔覆盖的门扉紧闭。
听着竹叶萧瑟声,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岁月流逝,临近衰老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雨初晴后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后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

"朝雨来还密,村墟一望间。" 这两句勾勒出连绵不绝的夏雨刚刚过去,整个村庄在轻雾中显得既迷离又宁静,给人以深邃之感。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野竹在微风中发出悠扬的声音,而周围的山峦则因雨水的滋润而变得更加苍翠,展示了雨后大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 诗人似乎已经沉浸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将书籍和历史资料随手放置,而莓苔之类的小草则在门前悄然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淡漠。

"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有所感悟,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年华已逼近暮年,这种感觉如同轻风般拂过心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0)

送公为游淮南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勉强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0)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九

主言不出吾何死,客难徒云世所嗔。

七国有碑唯诅楚,六经灭迹待亡秦。

忘忧但记徐无鬼,结舌谁知虞有人。

馋?不餐千亩竹,斫来滥写一溪春。

(0)

正月十七日

上元次夕月华明,雪霰缤纷欲二更。

晓起作花飞向日,苦寒砭骨势峥嵘。

(0)

春日出游

春江雨新霁,花柳方明媚。

游伴践约来,携手名园去。

到门车马屯,他人已先至。

管弦音聒耳,绮罗香扑鼻。

纨裤及裙钗,杂坐无伦次。

大会号无遮,相逢免回避。

流连未能归,匆匆日西坠。

我生遭世艰,逢场聊作戏。

但竭今日欢,焉知明日事!

囊中有酒钱,又向高楼醉。

(0)

永遇乐.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