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七》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0)
翻译
周公并不急切追求名利,孔子何曾忧虑不安。
我们的道路无人能及,谁能共同维护纲常。
古今时代变迁,英雄气概依然互相仰望。
如今的百姓期待指引,而世界广大无边。
注释
周公:指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以礼制和治国有方著称。
汲汲:形容急切追求。
仲尼: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皇皇:形容忧虑或忙碌。
吾道:我所遵循的道理,指儒家之道。
若人:比得上的人。
维纲: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或原则。
古今异伦轨:古今时代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同。
英风:英雄的风范。
相望:互相仰慕。
下民:指平民百姓。
喁喁:形容众人期待或议论纷纷。
造物:创造万物的自然或上帝。
茫茫:广大无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名为《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七)》。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这几句通过引用古代圣贤周公和孔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与自比,以及对于无法找到可以匹配自己思想境界的人感到的一种孤独感。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这两句则强调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标准和评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精神风貌者的期待与向往。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生民众多而又渺小,自然万物繁复却又神秘莫测的景象,传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一种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用,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世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有深度思考的知识分子对于理想、友谊与自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寒夜自释

掩卷坐良久,自伤还自释。

时命偶未遭,诗书其可惜。

囊中有焦桐,取之还拂拭。

应有知音人,一弹三叹息。

(0)

题陈寅宾旸谷斋

高斋面旸谷,四序常如春。

挂巾扶桑枝,晞发迎朝暾。

雍熙逢治世,俯仰信乾坤。

未知羲和事,自是尧舜民。

(0)

拟古九首·其五

颜回在陋巷,所乐非箪瓢。

仲蔚守蓬蒿,素心甘寂寥。

斯滥岂我志,固穷非一朝。

怀哉松柏姿,岁寒终后凋。

(0)

和金守正题墨蒲图

马乳垂垂白露漙,瘦藤斜舞月光寒。

凉州万斛寻常醉,回首西风纸上看。

(0)

春夜

路入故园知几程,小楼帘捲月斜明。

梦中不记遭兵火,犹在海棠花下行。

(0)

候吴植不至

相期林下宿,呼童扫苍苔。

苍苔看又合,美人殊不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