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
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
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
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
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
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
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
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
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
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
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这首《多丽·晚春雪后即景》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晚春时节雪后景象的细腻与哀愁。
开篇“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以“醉飞琼”形容雪花纷飞之态,将春雪比作琼浆,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恼乱瑶池清宴”则暗示了春雪扰乱了原本宁静美好的春日宴饮,引出下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
接着,“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通过凤钗碰撞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雪花落地的清脆声响,以及雪花在地面飘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两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将桃花、梨花等春天的花卉与雪景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增添了季节更替的意味,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几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衫以情感,表达了一种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春末夏初时节,自然界中昆虫活动的变化。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描绘了贵族们在雨后的春日里骑马踏青的情景,与前文的雪景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阶层人士对春天的不同体验。
“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则将视线转向城市中的娱乐场所,通过音乐与温暖的炉火,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温馨的氛围,与自然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描绘了农妇在寒冷中保护自己娇嫩的脸庞,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通过描绘女子脚下的莲花瓣与鞋印,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春日的生机。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结束的无奈。
最后,“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一句,以天公老去、阳光难见,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新生命的孕育,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雪后景象的美丽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
龙章倏夜下,惊赴鸥鹭汀。
鸿雁双翥翰,眷焉乃东征。
载辞龙鹄椒,复问莺花程。
輶轩骛华毂,高盖罗翠旌。
康屯岂无学,销暴不以兵。
蔚蓝旧草木,再色新威明。
寄声受廛者,明府如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