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浪流香春雨馀,渔灯深夜出溪湄。
半篷明灭风生处,数点微茫月上时。
影落沙汀鸥梦断,光摇芦苇雁栖迟。
明朝解缆沧浪外,濯足船头唱竹枝。
桃浪流香春雨馀,渔灯深夜出溪湄。
半篷明灭风生处,数点微茫月上时。
影落沙汀鸥梦断,光摇芦苇雁栖迟。
明朝解缆沧浪外,濯足船头唱竹枝。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夜晚在柘川溪边捕鱼的情景。"桃浪流香春雨馀"一句,以桃花盛开、春雨过后,溪水带着桃花香气为背景,营造出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渔灯深夜出溪湄",渔夫在深夜提灯驾舟,表现出渔人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半篷明灭风生处",写渔舟在微风中起伏,灯火时明时暗,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数点微茫月上时",进一步描绘了月升之际,渔火与朦胧月色交织的景象,显得神秘而诗意。
"影落沙汀鸥梦断,光摇芦苇雁栖迟",通过描绘渔火倒映在沙滩和芦苇上的光影,以及惊飞的鸥鸟和迟迟不愿归巢的大雁,展现了夜幕下生物对渔火的反应,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明朝解缆沧浪外,濯足船头唱竹枝",预示着新的一天来临,渔夫将解开缆绳,继续前行,船头洗脚的轻松举动和唱起竹枝词的欢快,展现出渔民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火夜景,既有静态的画面,又有动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