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四绝·其二》
《山行四绝·其二》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漠漠青田鹭啄苔,背人飞去又飞回。

青山影里衔青稻,知是济源枋口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间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中鹭鸟的生活片段,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漠漠青田鹭啄苔”,描绘了一片广阔的青色田野,上面点缀着翠绿的苔藓。鹭鸟在这样的环境中觅食,它们悠闲地啄食着苔藓,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里的“漠漠”二字,不仅形容了田野的辽阔,也暗示了环境的空旷与静谧。

接着,“背人飞去又飞回”,描述了鹭鸟的行为特点。它们似乎对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当有人靠近时,便会迅速飞离。但这种行为并非出于敌意,而是出于对环境的适应和对人类的好奇。鹭鸟在短暂离开后,又会重新返回,这一来一回之间,透露出它们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满足。

“青山影里衔青稻”,进一步展示了鹭鸟的生活习性。在青山的映衬下,鹭鸟在稻田中觅食,它们选择在阴影中活动,既是为了避免阳光的直射,也是为了躲避可能的捕食者。这里通过“青山影”与“青稻”的对比,不仅突出了鹭鸟觅食的场景,也暗示了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知是济源枋口来”,点明了鹭鸟的来源。济源枋口,可能是它们的栖息地或迁徙途中的某个地点。这句话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地理信息,也赋予了鹭鸟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们不仅是眼前的生物,更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鹭鸟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态平衡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宿南一上人山房

窗牖月色多,坐卧禅心静。

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0)

村行

天淡雨初晴,游人恨不胜。

乱山啼蜀魄,孤棹宿巴陵。

影暗村桥柳,光寒水寺灯。

罢吟思故国,窗外有渔罾。

(0)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栖栖沧海一耕人,诏遣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馀青到地,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分,芳名未识已曾闻。

(0)

喜贾岛雨中访宿

雨里难逢客,闲吟不复眠。

虫声秋并起,林色夜相连。

爱酒此生里,趋朝未老前。

终须携手去,沧海棹鱼船。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三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0)

忆山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

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