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闻樵歌》
《山行闻樵歌》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

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

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行闻樵歌》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的景象。首句“樵歌何处响”,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山中樵夫的歌声,引发听者的探寻。接着,“迢递白云深”描绘了歌声穿透深远的山谷,缭绕在白云之间,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

“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进一步描绘了歌声的动态,它先是轻轻响起于潭边,随后悠扬地飘荡在空旷的山野之外,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诗人认为,这自然的歌声无需刻意追求音乐的和谐,本身就是一种天籁之音,表达了对质朴生活的赞美。

最后两句“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直接肯定了这种来自山野的歌声,认为它无需与世俗的音乐规则相合,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抒发和歌唱。诗人甚至对华丽的青楼乐曲感到厌倦,相比之下,他更倾心于这山间传来的商音,它如同傍晚的树林,带有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时听到的樵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繁华背后的浮躁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一题清微道人仿马湘兰画兰卷子

镫唇飐雨秋魂醒。画窗瘦了婵娟影。将泪寄清湘。

盈盈罢佛妆。绸缪红押尾。莫误青溪字。

一叶一花扶。瑶田蝶到无。

(0)

清平乐.上元灯词

铜街夜迥。踏遍金凫影。摇梦红莲风不定。

一枕春酲吹醒。白头还对鳌山。人间换尽雕阑。

片片粉蛾飞断,十三楼上新寒。

(0)

买陂塘.水香簃秋集,赋秋水

卷西风、一行帆影,空濛秋在何许。

沧波更比前番阔,散尽冷鸥閒鹭。漂梦去。

剩荻响萧骚,似学愁人语。萍踪漫数。

奈废苑菰沈,空城潮打,总是断肠处。

悲凉意,暗付江湖倦旅。苍茫休问今古。

浮家便趁莼香好,忍听断鸿啼苦。君记取。

尽照鬓年年,添得吴霜缕。归心易阻。

又兰佩香蘦,桂旗影没,淼淼碧云暮。

(0)

武陵春

绣幕偎烟花梦懒,微雨又莺残。青镜堆愁避却难。

心上影轻鸾。道是无情还有意,閒里讯春寒。

盼断湘波雁未还。天外九疑山。

(0)

谒金门.题张■■■■图

留不住。簇蝶仙裙微步。滴断巫峰天外路。

画帘连夜雨。泪点黄花新谱。写作婵嫣忆语。

待唤仙山双翠羽。深情凭寄与。

(0)

还京乐·其一和庞檗子

断魂事,说与残笺,倦墨能惆怅。

念鬓羞尘镜,泪灰蜡炬,吹箫谁唱。

记影娥池上,长条带月和烟荡。

倩素手,扶醉唤取,柔波双桨。伫高楼望。

剩狂花歧路,飞莺未惜声声,芳草又长。

东风换绿林亭,暗梨云、慊梦来往。

费销凝,是急雨弦声,明霞佩响。

怨色西阑月,窥人昨夜薇帐。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