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脩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
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
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月自清音。
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
一径脩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
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
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月自清音。
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邃的竹林,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一径脩篁百亩深"展现了竹林的茂密和深远,而"倚天乔木更阴阴"则形象地表达了竹林在高大的树木掩映下的浓荫。诗人通过"红尘万事不到眼"一句,表明自己已经超脱世俗纷扰,将注意力集中于这片宁静的竹海之中。
接下来的"好景四时长会心",则是诗人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稳著亭台添远趣"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竹林中建有亭台,以此作为赏玩自然风光之处,增添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
"透开风月自清音"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风月"指的是竹林中的风和明月,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为纯净的声音,而诗人通过这些声音,感受到了超然脱俗的心灵宁静。
最后两句"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则是对历史上名人的怀念。诗人在这片竹林之中,对那些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缅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他们一样,在文学和艺术上有所成就,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艺术成就的追求。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空门出白云,梵宇依苍岫。
天色湛瑶光,春花结野秀。
檐间绮罗被,池底星珠漏。
香沉烟篆馀,文兼雨碑旧。
恬智静可养,寂寞谁复扣。
逍遥隐叶猿,盘薄穿花溜。
团团草露晞,瑟瑟空香逗。
层台太虚半,双壑瀑泉透。
苔空绿钱死,松老清阴瘦。
独鹤倏飞骞,深萝苦纷构。
归涔待沃洲,芥子观灵鹫。
净土人不来,尘寰廓然昼。
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
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