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子中使君家东涧脩竹》
《王子中使君家东涧脩竹》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径脩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

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

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月自清音。

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

(0)
注释
径:小路。
脩篁:修长的竹子。
乔木:高大树木。
阴阴:幽暗。
红尘:世俗社会。
万事:各种事情。
不到眼:不入眼。
稳著:稳固。
亭台:亭子。
远趣:远方的情趣。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晋宋家人物:指有高尚品格的人。
消得:值得。
醉吟:醉中吟诗。
翻译
一条长长的竹林小径深入百亩,高大的树木倚天而立,更加幽暗。
红尘中的世俗之事都未能进入视线,四季美景常驻心中。
稳固的亭台增添了远方的情趣,清风明月自然带来清脆的声音。
这里的主人如同晋代和宋代的名士,能在这闲暇时光中沉醉于诗酒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邃的竹林,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一径脩篁百亩深"展现了竹林的茂密和深远,而"倚天乔木更阴阴"则形象地表达了竹林在高大的树木掩映下的浓荫。诗人通过"红尘万事不到眼"一句,表明自己已经超脱世俗纷扰,将注意力集中于这片宁静的竹海之中。

接下来的"好景四时长会心",则是诗人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稳著亭台添远趣"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竹林中建有亭台,以此作为赏玩自然风光之处,增添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

"透开风月自清音"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风月"指的是竹林中的风和明月,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为纯净的声音,而诗人通过这些声音,感受到了超然脱俗的心灵宁静。

最后两句"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则是对历史上名人的怀念。诗人在这片竹林之中,对那些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缅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他们一样,在文学和艺术上有所成就,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艺术成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0)

极乐寺

空门出白云,梵宇依苍岫。

天色湛瑶光,春花结野秀。

檐间绮罗被,池底星珠漏。

香沉烟篆馀,文兼雨碑旧。

恬智静可养,寂寞谁复扣。

逍遥隐叶猿,盘薄穿花溜。

团团草露晞,瑟瑟空香逗。

层台太虚半,双壑瀑泉透。

苔空绿钱死,松老清阴瘦。

独鹤倏飞骞,深萝苦纷构。

归涔待沃洲,芥子观灵鹫。

净土人不来,尘寰廓然昼。

(0)

句·其十

犹将歌扇向人遮。

(0)

悯农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

(0)

秋夜舣舟骆驼桥对月

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

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

(0)

题潘岳掷果图

锦绣文才貌甚都,冶容乱掷果盈车。

披图宜鉴登徒子,折齿犹胜谢幼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