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春秋两季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却难以获得丰收和改善生活状况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了对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同情。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两句展示了农业生产周期,从秋季收割到春季播种,不断轮回。然而紧接着"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则揭示了尽管劳作不息,但得到的却是微不足道的小菜,即便如此也难以保证。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这两句强化了前面的感慨,农民终年辛勤地耕作,却未必能有一天吃饱。这种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被人理解是诗中的深刻之处。
最后两句"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则转向了官府与知识分子态度的批判。守护百姓如同父母的官员却不能真正关心民众,而那些自视清高、不屑为俗的读书人也只是在旁边冷漠地观望,毫无助人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和农耕生活,强调了社会底层的困境,同时指出了上层建筑与下层民众之间的隔阂。诗中流露出的同情心和批判精神,是对现实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艺术表达。
七月七日天气凉,一年一度双星翔。
城中女儿斗佳节,齐洁瓜果薰衣裳。
深深祠拜何夭姣,乞向天孙赐馀巧。
去年针眼线皆穿,今年穿线还多少。
争怜竞巧望天河,桥沉驾去怅如何。
湖滨野人拙不避,僵卧空床掩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