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祖赞》
《初祖赞》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赞  押[麻]韵

五叶芬敷自一花,无人图蔓剪根牙。

不教著脚金陵地,犹恨萧梁未作家。

(0)
鉴赏

这首诗《初祖赞》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佛教初祖的崇敬与赞美。

首句“五叶芬敷自一花”,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初祖在佛法传播中的独特地位。一朵花绽放出五片花瓣,象征着初祖在众多佛学大师中独树一帜,其智慧与成就如同花朵般绚烂。同时,“五叶”也暗含着佛教中五叶莲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初祖在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次句“无人图蔓剪根牙”,则以植物生长的比喻,揭示了初祖在佛法传承中的深远影响。这里“图蔓”指图谋攀附,而“剪根牙”则是去除根基之意。这句话意味着初祖的教诲深入人心,不仅没有被后世遗忘或取代,反而如同植物的根系一般,深深扎入人们的心田,成为佛教信仰的基石。同时,也暗示了初祖的思想和教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

后两句“不教著脚金陵地,犹恨萧梁未作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金陵地”指的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萧梁”则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初祖未能亲临金陵地区弘扬佛法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未能充分理解和接纳佛教文化的惋惜之情。通过这种遗憾和惋惜,诗人强调了初祖在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和深远意义。

整体而言,《初祖赞》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佛教初祖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其在佛教发展史上所起作用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一琵琶

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低眉信手巧工夫。

犹带巫烟楚雨。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

锦绦金凤要人扶。只恐乘鸾飞去。

(0)

水龙吟·其三庆王诞辰

傍阶红药,新梢翠竹,榭阁薰风静。

维神降岳,维熊占梦,姿仪玉聘。

金殿趋庭,禁严衣彩,寝门温凊。

是宗藩帝子,天潢宝牒,当神武、侍明廷。

为善先知最乐,咏诗书、存存成性。

亲师讲道,摛华挥藻,水云高兴。

一代荣观,觊尧显舜,古今难并。

看青华蕊简,松乔比寿,佐南风政。

(0)

闲中

砭订愚顽已启争,导嚣惟恐在贤明。

闲中为下伊川解,一念于人绝不轻。

(0)

虚飘飘

虚飘飘,虚飘飘。禹门三级浪,仙子百花桥。

雪霙轻作霰,檐溜冻成条。

游丝千尺网春色,掣电一抹收远霄。

虚飘飘,虚飘飘,此时幻聚犹坚牢。

(0)

折杨柳五首·其三

折杨柳,灞桥西,去日同君上柳堤。

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

(0)

怀归自讼

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

遇事欲强记,转首辄怊怅。

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

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