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
遇事欲强记,转首辄怊怅。
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
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
遇事欲强记,转首辄怊怅。
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
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怀归自讼》。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年岁增长而记忆力减退的无奈与自嘲。"读书老不入,屡读屡遗忘",这两句描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时难以深入理解,反复阅读却容易忘记内容的状况。"遇事欲强记,转首辄怊怅",进一步强调了在处理事情时,尽管试图强行记忆,但转眼间又会感到失落和惆怅。
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反思,认为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可能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以此趋事为,岂但成嘲谤"。他明白自己并非不知晓这个情况,但似乎这是上天安排的衰退,"人岂不自知,去矣殆天放",流露出一种宿命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能力衰退的自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莫恨兹游晚,秋高兴更清。
云深山寺远,水落野桥横。
路入湖心去,僧来谷口迎。
仆夫携酒至,下马忽闻莺。
陶令辞折腰,达生愧形役。
余无腰下组,欣得附遗逸。
志爱名山游,不待婚嫁毕。
访古入栗里,摩挲醉翁石。
颓然苍烟中,宛尔面犹识。
茅屋隐在望,五柳共萧瑟。
云山何渺渺,巾车日将夕。
瓦雀鸣檐端,稚子候门隙。
凡物良有依,孤生贵所适。
朗咏田园篇,千载竟不隔。
离居久相思,乍见人情喜。
各从远方来,相知若伊始。
晴空泛秋湖,天际水瀰瀰。
中流将焉如,东西非所拟。
微风送轻舟,䬃入芦丛里。
村家插新标,有酒清且旨。
渔人近前问,银鱼初出水。
美物应佳节,及时在我尔。
涤盏欣对酌,高情讵能已。
言旋发清歌,夕阳下西涘。
童冠乐何如,点也千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