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迎春乐·其一双调》
《迎春乐·其一双调》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词  词牌: 迎春乐

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

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

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

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0)
注释
清池:清澈的池塘。
云屋:形容房屋高大,仿佛云中之屋。
春伴:春天的伴侣,指美好的春光。
纵酒:尽情饮酒。
修篁:修长的竹子。
刊新绿:刻下新竹的绿色,比喻留下青春的记忆。
沿翠藓:沿着翠绿的苔藓生长。
寒玉:形容石头冰冷如玉。
翻译
清澈的池塘边有座小花园,云屋点缀其中,春天的气息常相伴,人们来往频繁熟悉如故。
回忆起那时,畅饮欢谈,酒杯交错,看着月亮升起,鸟儿归巢安眠。
园墙内竹林繁茂如束,记得曾经新竹青翠,刻下了我们的名字。
听说你离开后,竹子长得更高了,沿着翠绿的苔藓,覆盖在像玉般寒冷的石头上。
鉴赏

这首宋词《迎春乐·其一》是周邦彦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春日景象。"清池小圃开云屋",以清池和小圃为背景,云屋则显得高雅不俗,营造出宁静而脱俗的氛围。"结春伴、往来熟",写的是诗人与朋友们在春天里频繁交往,关系亲密。

"忆年时,纵酒杯行速",回忆起往昔畅饮的欢乐时光,饮酒的豪情与友情的深厚跃然纸上。"看月上、归禽宿",夜晚来临,月光洒落,鸟儿归巢,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

"墙里修篁森似束",通过描绘修竹的密集,展现出园中景致的生机勃勃。"记名字、曾刊新绿",诗人记得那些曾在竹上刻字留念的朋友,新绿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最后两句"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深深怀念。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甲寅秋兴十首·其五

断桥埼岸树交加,傍水穿林一径斜。

暑意尚蒸溪阁雨,秋光先到野人家。

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

却喜庾郎饱鲑菜,穰穰何用祝污邪。

(0)

艳词十七首·其十六

醉后衣裳点泪红,远天云树湿濛濛。

玉人一去千馀里,回首欢娱似梦中。

(0)

初入罗浮山作·其二

弱龄慕遐举,久钦五岳游。

岂曰俟婚嫁,堂上日西流。

依然乡里人,夙志竟难酬。

睇望飞云岭,飞云何悠悠。

去此片时程,驾言理方舟。

愿附松萝枝,永与静者俦。

(0)

和玉车见约事竣各便道省觐兼订复命之期先此惜别集杜三首·其二

赤甲白盐俱刺天,云安县前江可怜。

路经滟滪双蓬鬓,燕蹴飞花落舞筵。

万里相逢贪握手,百壶那送酒如泉。

更为后会知何处,迟日徐看锦缆牵。

(0)

南还舍弟送至报国寺登毗卢阁遥指乡路

丹宫还傍凤城跻,首路那堪问解携。

鸿雁暂于初地集,骊驹偏向忍林嘶。

苍茫岭树孤云断,迢递关城落日低。

南极朱鸢馀万里,不胜乡思晚凄凄。

(0)

吉州夜行

西风鸣橹动轻鸥,章水萧条送客舟。

何处江南望江北,楚天明月夜悠悠。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