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奉长以大父仲调简讨文集见贻且请作传次其来韵二首·其一》
《陶奉长以大父仲调简讨文集见贻且请作传次其来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才既无双数亦奇,高鸿难慕羽堪仪。

长沙旧是陶公族,遗集重开晋义熙。

良璞不售多在楚,灵珠无价本名隋。

虽惭司马藏山笔,此志争光自可推。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陶奉长以大父仲调简讨文集见贻且请作传次其来韵二首(其一)》。陈恭尹通过对陶奉长所赠文集的赞赏与回应,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诗中首先赞扬了陶奉长文集中的才华与独特性,将之比作难以企及的高鸿之羽,暗示其作品风格高雅,难以模仿。接着,陈恭尹提到陶氏家族与古代文学大家陶渊明的关联,强调了这份文集的家族传承与文化价值,如同晋代义熙年间的文化盛况。

随后,诗人以“良璞不售多在楚”一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陶奉长作品的珍视与期待,认为这些珍贵的文学宝藏往往被世人忽视。紧接着,“灵珠无价本名隋”则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内在价值,如同隋珠般珍贵,无法用金钱衡量。

最后,陈恭尹以“虽惭司马藏山笔,此志争光自可推”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虽感惭愧,但依然愿意为陶奉长的作品发光添彩的决心。这一句不仅体现了陈恭尹对陶奉长作品的欣赏,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谦逊与对文学事业的热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赞美了陶奉长及其文集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陈恭尹对于文学传承与发扬的崇高追求。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其六

团团麻芷姑,甘润胜梨柿。

迁地或能良,留核归一试。

(0)

寥落

岁晚知寥落,身衰悔惰慵。

欲寻残岁侣,竟绝一僧逢。

步冷空阶叶,心沉古寺钟。

焚香完日课,清绝觊无悰。

(0)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四

少年雄志事,蒙难誓恢复。

人事多乖违,湘累忆初服。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

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

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0)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五

人生实苦相,种种含悽酸。

寻常暗饮刃,不在血流川。

受者徇一瞑,见者犹缠牵。

一端偶接触,万象疢当前。

反观傥自觉,不暇人悲怜。

陈陈往不复,孕自无始年。

誓度无量劫,佛力何有焉。

寥廓望前修,褊心遣谁安。

径情绝隐欺,差觉灵均贤。

(0)

和渭渔三兄咏草木诗

杜老所居地,必有数竿竹。

我生如泛梗,遗同此心曲。

新居种百竿,日夜鸣寒玉。

耸雪虽便娟,战风终损蹙。

过春叶犹黄,深夏丛始绿。

悬知苍碧时,已值凉风复。

晚出及萧晨,得时惭众目。

瘦节终不展,来序若相逐。

雪霜复何辞,俯仰随转轴。

前过古冥阨,野人赠修兰。

孤怀冰雪中,忽化青琅玕。

新采带山气,美箭方丛攒。

自携京国来,渐觉青痕乾。

因访种兰人,得知护养难。

中虚防湿根,馀地容舒蟠。

多丛喜并植,如结君子欢。

一一顺其性,稍稍回初观。

终然异山谷,半开旋凋残。

心香或时歛,蒂露不常漙。

不知气候迕,但责人工完。

生意兹可知,何不求所安。

(0)

海陵狱中拈李卓老焚馀五首·其四

曾读江头孝女碑,好辞绝妙有谁知。

正平遮莫为狂客,文举差堪唤大儿。

岂是忌才遭魏武,自缘知己死陈思。

纵令韬晦能无恙,若个延年万岁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