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
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
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
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
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
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
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
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
这首诗描绘了在陈恭尹主持的一次宴会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赞美。
首联“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诗人回忆起去年为友人送行时,分题相赠的情景,而如今友人再次到来,已经经历了九个秋天的变迁。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表达了对友人长久别后的思念之情。
颔联“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情怀。他仿佛是从遥远的岭南之地,带着对诗歌创作的热忱而来,首先询问了砚田的情况,即询问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和对文具的讲究。同时,“酬诗债”一词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手法,既指偿还诗债,也暗含了与友人交流诗歌创作之意。
颈联“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描绘了宴会的环境氛围。虽然外面可能正下着寒冷的雪花,但室内却温暖如春,宴会上吹起了轻柔的暖风,正值梅花初放的季节。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雅致的聚会氛围,让人感受到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愉悦。
尾联“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对聚会活动的赞赏。作为地主的“使君”(可能指的是宴会的主持人),能够举办这样的聚会,邀请宾客畅饮美酒,享受佳肴,显示出主人的慷慨与好客。同时,“菊径犹多泛酒钱”一句,以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暗示了聚会中不仅有美食美酒,更有高雅的谈吐和深厚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温馨氛围、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学气息的作品。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坐见萋萋芳草绿。
遥思往日晴江曲。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
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过江秋色在,诗兴与归心。
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
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寻。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
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