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林烟树已纷纷,溪上猿声不共闻。
唯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
满林烟树已纷纷,溪上猿声不共闻。
唯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
这首宋朝诗作《寄勿斋提举》是释斯植所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满林烟树已纷纷”,通过“烟树”和“纷纷”形象地展现出林中落叶飘零的秋意,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溪上猿声不共闻”,以“溪上”点明环境的清幽,而“不共闻”的猿声则更显寂静,增添了孤寂之感。
然而,诗人并未让这种孤独持续,后两句“唯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转而聚焦于明亮的月色和静默的青山,暗示着虽然人与外界声音隔绝,但自然界的美与故人的思念之情却如月光洒在半庭,无声却绵长。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挂念,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静夜中共享这份月色与山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意境之美。
吾老矣、去日光阴,那堪屈指,任侠疏狂,蹴鞠樗蒲,不痴不慧,无才无技。
况生来、本磨蝎为宫,穷鼯学计。
问人生、何处堪出世。应有淡月微风,剩山残水。
还自去、守我良方,钻他故纸。
不过是、一卷离骚,几叶楞严,破除万事,颓然坐废。
曾消受得、蛮触功名,邯郸滋味。
而今后,拚得无萦系。永教毁砚焚书,渔樵同醉。
离愁处,碧树正苍茫。伊人又一方。
君谱茶经携瓦罀,我修花史坐琴床。
玳楼中,金弹处,可能忘。他生撇、不下鸳池被。
今生趱、不上鲛盘泪。杨柳下,泛归航。
借得世情消酒瓮,拾将奇字衬诗囊。
唤风姨,招月姊,伴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