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低眉信手巧工夫。
犹带巫烟楚雨。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
锦绦金凤要人扶。只恐乘鸾飞去。
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低眉信手巧工夫。
犹带巫烟楚雨。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
锦绦金凤要人扶。只恐乘鸾飞去。
这首宋词《西江月·其一》(琵琶)是曹勋所作,描绘了一幅精美的音乐与自然景色交融的画面。开篇“弦泛龙香细拨”描绘了琵琶弦上散发出龙涎香的气息,弹奏者手法细腻,音符在花丛中回荡,仿佛连雏鸟都为之驻足聆听。“低眉信手巧工夫”则赞美了演奏者的技艺娴熟和专注神情。
接下来,“犹带巫烟楚雨”一句,通过巫烟和楚雨的意象,暗示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富有历史感,如同巫术仪式或楚地的风情。词人进一步将琵琶声与自然之美相结合,称“人占东风秀色”,意指乐声如春风般优美,与春天的景色相得益彰。
“花笼宝髻真珠”将琵琶声比作装饰着珍珠的华丽发髻,形象生动,展现了音乐的华美。最后一句“锦绦金凤要人扶”描绘了听众陶醉其中,需要人扶持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琵琶声的魅力足以让人忘我,甚至担心它会像仙子乘坐鸾鸟飞去一般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琵琶演奏的动人场景,既有技巧的赞美,也有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宋词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
飐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江春今日尽,程馆祖筵开。
我正南冠絷,君寻北路回。
谋身诚太拙,从宦苦无媒。
处困方明命,遭时不在才。
踰年长倚玉,连夜共衔杯。
涸溜沾濡沫,馀光照死灰。
行看鸿欲翥,敢惮酒相催。
拍逐飞觥绝,香随舞袖来。消梨抛五遍,娑葛?三台。
已许尊前倒,临风泪莫颓。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