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肯待春融,恐混繁枝深浅红。
洁白天然贞女操,清癯独立古人风。
花开不肯待春融,恐混繁枝深浅红。
洁白天然贞女操,清癯独立古人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庵舍梅花欲开三绝(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
“花开不肯待春融”,这里用“不肯待”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坚持绽放的姿态,“待春融”则是环境的描述,春天的到来通常意味着温度的回暖,但梅花却不等待这个自然过程,它自有其独特之美。
“恐混繁枝深浅红”,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梅花色泽变化的细腻观察,“恐混”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心自己的颜色会在众多花朵中失去特色。梅花的红色既有深浅之分,又不愿与其他花相混同,这里的“红”是对比和突出的。
“洁白天然贞女操”,这里的“洁白”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描绘出梅花的纯洁无暇。“天然”二字则强调了梅花之美是自然而非人工雕琢,“贞女操”则是借古代贞节女子的操守来形容梅花之品格,不随波逐流,坚守本色。
“清癯独立古人风”,“清癯”继续了对梅花洁净形象的描绘,而“独立”一词则表达了梅花在众花中独自绽放的高洁气质。至于“古人风”,则是将梅花的这种气质与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高雅情操相联系,彰显出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梅花坚韧不拔、清高脱俗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界独特景象的敏锐感知和深切情感。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
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
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
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
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
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
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
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