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英迈薄秋云,野鹤飘摇迥不群。
早岁常怀千里志,莫年空卧五湖濆。
嗟无嗣子题新主,幸有诸孙辑旧文。
不识浒山先垄下,谁书徵士表清芬。
生平英迈薄秋云,野鹤飘摇迥不群。
早岁常怀千里志,莫年空卧五湖濆。
嗟无嗣子题新主,幸有诸孙辑旧文。
不识浒山先垄下,谁书徵士表清芬。
这首挽诗《挽王之常先生》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英迈不群、志向高远的品格。诗中以“生平英迈薄秋云”开篇,将逝者的气度比作秋云之上的英姿,形象地描绘了其超凡脱俗的风范。接着,“野鹤飘摇迥不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如同孤傲的野鹤,独行于世,与众不同。
“早岁常怀千里志,莫年空卧五湖濆”两句,回顾了逝者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晚年归隐的淡泊生活,表达了对其理想追求与人生选择的敬佩。而“嗟无嗣子题新主,幸有诸孙辑旧文”则流露出对逝者后继无人的遗憾以及对其家族文化的传承的欣慰。
最后,“不识浒山先垄下,谁书徵士表清芬”两句,以对逝者墓地的想象,表达了对逝者品德与功绩的铭记,希望其清白之名能被后人传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崇高赞誉。
虞山山拂水,风倒捲、吼帘泉。
想红豆村庄,绛云楼阁,翰墨流传。
风流后来谁继,有天都、逋客汉张骞。
水槛斜欹垞北,晴轩正面湖前。王维今日画中禅。
说尔最豪贤。羡坊号光和,里名通德,台曰超然。
行年。只今四十,已手摩、铜狄叹桑田。
侠骨毬场酒舍,閒身茶灶渔船。
落灯风定,舞絮天成。
听沙沙杂杂,檐声滴乱酒床声。
闻说南山,小队轻裘竞射生。
吾侪无事,且扶老懒,共博春酲。
起望尊前,林皋顿皓,轩槛将盈。
恰萧然、四垂阴重,六出花轻。
多少征人,琵琶风雪醉龙庭。
问他何似,疏狂老子,诗酒埋名。
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
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霏霏住否。
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
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
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
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