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忽看霁色射林隈。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
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
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忽看霁色射林隈。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
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山色在细雨中的朦胧与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接着,“忽看霁色射林隈”一句,突转故意,以“忽看”二字表现诗人惊喜之情,雨过天晴,阳光穿透树梢,照耀着林间的小路,形成了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景象。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两句,则转入对人的关怀和情感的探寻。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份宁静的湖光、那座空寂的亭子,是为哪位佳人留守?这里蕴含着深深的情愫。
“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酒宴乐趣的享受,以及在美好时光中不愿意迅速流逝的心情。诗人似乎在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四句,则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珍惜的心情。诗人虽然面临着季节更迭,但仍旧希望能够留住这一份美好的时光,与自然共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对饮敲铜斗,声声应浩歌。
频斟江上酒,亟拜浪中婆。
深浅倾浮蚁,低回舞短蓑。
白头高似屋,素袜想凌波。
江远如神在,杯长奈我何。
却怜独醒客,憔悴赋湘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