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阅飞龙后,家声入馆前。
身饶太常第,客欠广文毡。
流落无先誉,遭逢有宿缘。
炎洲路多少,谩数去鸿边。
阀阅飞龙后,家声入馆前。
身饶太常第,客欠广文毡。
流落无先誉,遭逢有宿缘。
炎洲路多少,谩数去鸿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送张知录》,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诗中的“阀阅飞龙后”、“家声入馆前”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即将踏上一条光辉的道路,但同时也带有一丝离别的哀愁。
“身饶太常第”,这里的“身饶”意指宽裕、充裕,而“太常第”则是官名,表明诗中的人物拥有不凡的地位。与之对应的是“客欠广文毡”,“客”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指代来访的友人,也暗示了一种飘泊、游离的情怀。而“广文毡”则是古时贵族家中的装饰物,这里用以形容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期许。
“流落无先誉”,表达了诗中人物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而“遭逢有宿缘”则透露出一份宿命的相遇,增添了一种深层的情感联系。
最后两句,“炎洲路多少,谩数去鸿边。”这里的“炎洲”指的是南方地区,诗人可能是想表达友人的远行之艰辛与自己心中的不舍。通过“谩数去鸿边”,则是在询问或感叹那漫长旅途有多远,也间接地强调了离别时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中的婉约与含蓄。
物候半春色,飞花带雨愁。
重杨千叶密,独鸟一声幽。
简出缘多病,忘机久狎鸥。
十年空落落,万事只悠悠。
身贱谁青眼,时危自白头。
干戈横郡郭,生计且渔舟。
偃蹇功名薄,蹉跎岁月流。
朋游多赤牍,吾道合沧洲。
价远黄金骏,歌还白石牛。
言寻商岭曲,行问富春裘。
雪调偏难和,明珠耻暗投。
泥涂宁久辱,晚岁感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