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后九首·其六》
《又和后九首·其六》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纸]韵

入槐见蚁群聚,赋芧觉狙怒喜。

脱离黑暗狱中,透入光明境里。

(0)
注释
槐:槐树,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蚁群:一大群蚂蚁。
赋芧:给它们食物(芧指谷物,这里泛指食物)。
狙:猕猴或狙猴,一种灵长类动物。
怒喜:既生气又高兴的情绪。
黑暗狱中:比喻困苦或压抑的环境。
光明境里:象征自由、明亮或希望的境地。
翻译
在槐树下看见蚂蚁成群结队,
喂食它们时猴子显得愤怒又欢喜。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透露出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首句“入槐见蚁群聚”以观察细微之物为切入点,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共同体的关注和赞美。蚂蚁的勤劳与集体合作精神,无疑是诗人想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

紧接着,“赋芧觉狙怒喜”则转换了情绪,从蚂蚁的生机勃勃到芧苇之中的微妙感受,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狙”,即是野兽,如鹿、獐等,它们在芧苇丛中既有怒吓惊惶,也有喜悦自得的情绪流露。

第三句“脱离黑暗狱中”则是一种比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或许是从精神上、思想上的解放。这里的“黑暗狱中”象征着束缚与压抑。

最后,“透入光明境里”显然是对前述黑暗狱中的反义,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向往。诗人渴望的心灵之旅,终将到达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段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揭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解舟棠阴砦

湖尽有残渺,情知无博澜。

纵眺犹杳空,至竟济者安。

回思遇险时,分晷过亦难。

亦岂有奇画,死生听之天。

安知天矜否,此外无控抟。

一风动旬月,三日忽自阑。

未涉浪自怖,既涉焉用驩。

畏涂已数践,老命偶再全。

还家切勿诉,空遗儿女潸。

亦勿诉同列,同列已预言。

(0)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

一代一两人,国已九鼎重。

如何八君子,一日集吾宋。

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久别忽相逢,相对恍如梦。

(0)

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

百五佳辰匹似无,合教追节却离居。

万家寒食初归燕,一老春衫政蹇驴。

耄柳已僧何再发,孺槐才爪可迟蔬。

儿书早问归程日,不用嗔渠只笑渠。

(0)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亭七景·其二蒲鱼港

蒲牙长几何,已足庇玉尺。

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

(0)

送韩漕华文移节江东

公家文公天斗星,可双孟氏再六经。

姓名不上凌烟去,只与日月争光明。

君家魏国天一柱,拄天无倾日无雾。

唯天唯尧唯永昭,皋旦以还俱避路。

只今百年三百年,文献衣被芝与兰。

华文使者典刑存,一生流坎晚乃骞。

台家拔士兼人门,如君两有今谁先。

德星才照翼轸地,寒士驩呼细民喜。

钟山石城何物神,夺与东民天不嗔。

寄语东民也未稳,渠是鸾台凤阁人。

(0)

明发生米市西林寺进退格

贪睡能无起,挑灯强未残。

舂声忙野店,月色澹柴门。

又踏黄尘路,前追红叶村。

秋衣那敢薄,病骨自难温。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