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虽同语嘿殊。
勿谓寒蝉吾愿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虽同语嘿殊。
勿谓寒蝉吾愿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作,名为《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五)》。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杜甫和刘禹锡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功业的追求。
“杜刘二子颍川居”,这里提到的“二子”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杜甫和刘禹锡。他们都曾在颍川(今安徽阜阳一带)居住过,但“出处虽同语嘿殊”,表明尽管外界环境相似,但是他们的心境和言论却大不相同。
“勿谓寒蝉吾愿学”,这里诗人借用了“寒蝉”来比喻那些浅薄的、不入流行的学问,强调自己并不愿意追求这样的学问。"闭门自办静工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独自闭门谢客,潜心研究,用功夫去深造。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重视,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自我要求。
长鸣天厩起毛龙,万马皆喑一洗中。
立仗式仪稽马叟,解骖牵赐有裴公。
累年兵火苏黄迹,旧券山河带砺同。
揽笔诗翁拟骚雅,雄然台阁快哉风。
我登妙峰亭,欲访德云师。
春阳被原野,濉涣含流澌。
未复桃李色,稍增松桂姿。
孑孑东来樯,冉冉将安之。
万物委天运,此身免奔驰。
怅然怀旧游,一丘覆茅茨。
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颓隳。
提携二三子,醉倒春风吹。
不见妙峰处,安知德云期。
南迁久忘反,有获空自知。
归来览新构,恍然发深思。
远行极南海,此地初不移。
酌我一斗酒,尽公终日嬉。
德云非公欤,相对欲无词。
蚕妇丝出盎,田夫麦入仓。
斯人薄福德,二事未易当。
忽作连日雨,坐使秋田荒。
出门陷涂潦,入室崩垣墙。
覆压先老稚,漂沦及牛羊。
馀粮讵能久,岁晚忧糟糠。
天灾非妄行,人事密有偿。
嗟哉竟未悟,自谓予不戕。
造祸未有害,无辜辄先伤。
箪瓢吾何忧,作诗热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