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六登封坛》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六登封坛》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描绘了他登临嵩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提到了登封之事已经遥远,象征着历史的沧桑。接着描述了大碑在风雨中显得脆弱,暗示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灵坛上的树木只剩下了枯枝,仿佛连古木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峰峦的尽头,苍石裸露,寸土难觅,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自然的荒凉。从高处俯瞰,万丈深渊令人感到惊心动魄,诗人内心充满悲辛,只能任由情绪狂放地四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苏辙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拟古十九首·其三

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兰。

结根在涧谷,清芬被人间。

维彼岩廊姿,贞坚世所难。

君子每自器,圣贤岂其患。

所以怀璞者,抱月号空山。

(0)

雨望台

乌伤墓道有无间,兴济桥东众绿繁。

林外日斜虹有影,阶前云去石留根。

叶随风转时过树,雨傍山来不入村。

更著蓑衣看瀑布,天葩日暮正翻翻。

(0)

劝兄弟·其九

友爱言无间,从教耳属垣。

怡愉崇逊让,宽厚福之源。

(0)

虎枕

缚取南山白额儿,鼻如雷吼卧支颐。

床头夜啸威长在,帐底风生醉不知。

探穴捋须应有梦,寝皮食肉未为奇。

何如敔伏重华殿,听彻箫韶九奏时。

(0)

题山水扇面

一握方诸镜里天,分明雁荡石城连。

仙人不患蓬壶小,便驻鸾笙五百年。

(0)

至正十年正月一日,与龙门僧良琦、临海陈基联句,送匡庐道士于彦成归越,兼柬萧元泰、卢益修云

岁朝逢王春,雨雪暗吴下。

行人明当发,别袂惨莫把。

飘飖贺监舟,蹀躞灵运马。

山驿梅始繁,溪船浪仍打。

行纾庄舄吟,去结远公社。

禹穴紬奥编,兰亭集群雅。

神韵鹤氅朗,风标鹅经写。

双凫继遐躅,千秋祝纯嘏。

信凭回潮尾,春融枯樟胯。

越台瞰蓬瀛,胥涛驾龛赭。

白战隐鞍甲,绿醑酣觲斝。

智囊倒精悍,词锋发侈哆。

萧史德符欤,卢敖天游者。

道枢混溟涬,语阱脱謑髁。

但令冠峨峨,肯羡绶若若?

沧海等稊米,黄金真土苴。

接罹或露发,短褐不掩踝。

捷若矢离弦,勇如金跃冶。

青云步伊始,白雪和殊寡。

土膏动勾芒,春情满原野。

桂树歌讵已,柳枝折难舍。

别梦梁月堕,清谈松风洒。

蓬藋既可居,芦菔自堪鲊。

望望玉山阿,来朝卜灯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