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取南山白额儿,鼻如雷吼卧支颐。
床头夜啸威长在,帐底风生醉不知。
探穴捋须应有梦,寝皮食肉未为奇。
何如敔伏重华殿,听彻箫韶九奏时。
缚取南山白额儿,鼻如雷吼卧支颐。
床头夜啸威长在,帐底风生醉不知。
探穴捋须应有梦,寝皮食肉未为奇。
何如敔伏重华殿,听彻箫韶九奏时。
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虎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一只南山白额猛虎被束缚,其威猛形象犹存,即使在安眠中鼻息如雷,仿佛在枕头上低吼,显示出其力量与野性。夜晚,它在床头发出啸声,这股威慑力依然存在,而主人却在帐内沉醉,不觉其威。诗人想象老虎在梦中或许还会探索山洞,甚至以同类为食,这些行为在他看来并不罕见。
最后,诗人将这只虎与古代贤君虞舜(重华)的宫廷相提并论,虞舜曾在殿堂上聆听美妙的音乐——箫韶。诗人借此暗示,虽然虎枕看似粗犷,但其主人可能也有高雅的艺术追求,享受着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体验。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人与兽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