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同李于鳞游天宁寺》
《午日同李于鳞游天宁寺》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

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

谈经群鸟下,听法一龙吟。

舍利光难灭,菩提迹岂沉。

空虚能悟性,情净不依心。

云竹窥禅相,风皇度梵音。

僧来看果结,酒至对蒲斟。

世事形骸苦,浮生日夜侵。

慈航如可渡,同此谢朝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于鳞一同在午日游览天宁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以及自然景色的秀丽与深邃。

首联“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逃避世俗名利,选择在今日来到少林寺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两句,以山高水长、杨柳轻柔、山路崎岖、薜萝茂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幽静深远的氛围。

颔联“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描绘了古塔虽已褪去翠绿,但昔日的辉煌犹存;祗园中曾经布满金光,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颈联“谈经群鸟下,听法一龙吟”则通过群鸟因谈论佛经而飞落,以及一龙因听法而发出吟声的细节,展现了佛法的神秘与吸引力。

尾联“舍利光难灭,菩提迹岂沉”表达了对佛祖遗物和修行足迹的崇敬之情,暗示了信仰的力量。接下来,“空虚能悟性,情净不依心”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觉悟的重要性,只有超越物质与情感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智慧。

最后,“云竹窥禅相,风皇度梵音”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的竹林仿佛窥视着禅者的身影,而风中的凤凰则传递着梵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超脱。全诗以“僧来看果结,酒至对蒲斟”收尾,既体现了僧侣的生活情趣,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共饮谈禅的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寺庙环境及内心感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黄菊二十首·其九

倚风黄菊绕疏篱,自有清香处处知。

今日王孙好收采,浊醪霜蟹正堪持。

(0)

菊花·其九

不趁盛时随众卉,幽姿高韵独萧然。

别开小径连松路,常爱陶潜远世缘。

(0)

书木牌·其二

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堵。

若还主客不康宁,精神管定辞君去。

(0)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后稷氏位酌献用《禔安》

煌煌后稷,实配于天。司啬作稼,民以有年。

匪神之私,岁以醴告。酌彼泰尊,于德之报。

(0)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其五皇帝初献用《禧安》

云罍已实,玉爵有舟。荐于灵籍,伫乃神休。

(0)

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其十四送神用《凝安》

我乐我神,簋俎腥饔。曰神之还,西土是宫。

于蕃禽鱼,于衍草木。富我薮隰,滋我高陆。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