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背面竹松旁,选得川流天一方。
喷石乍惊飞雪冷,过池兼带落花香。
赞皇邮取江边递,桑苧留题云里坊。
役役风尘成底事,何如烹月翠微房。
峰峦背面竹松旁,选得川流天一方。
喷石乍惊飞雪冷,过池兼带落花香。
赞皇邮取江边递,桑苧留题云里坊。
役役风尘成底事,何如烹月翠微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首句“峰峦背面竹松旁”,开篇即勾勒出山峦与竹松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选得川流天一方”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仿佛引领读者穿越了山峦,到达了一个宁静的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喷石乍惊飞雪冷,过池兼带落花香”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喷石”的动态与“飞雪”的形象,以及“过池”时带来的“落花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赋予了画面以温度和情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淡淡的花香。
“赞皇邮取江边递,桑苧留题云里坊”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通过“赞皇邮”的故事,暗示了诗中所描绘的美景可能承载着某种历史或文化的意义,而“桑苧留题云里坊”则可能是对某个地方或事件的纪念,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役役风尘成底事,何如烹月翠微房”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忽闻高柳噪新蝉,厌暑情怀顿豁然。
庭槛夜凉风撼竹,池塘香散水摇莲。
鲈鱼鲙忆奔江浦,焦尾琴思换蜀弦。
莫遣金樽空对月,满斟高唱混流年。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