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十五发初长,为君许嫁登君堂。
蘼芜薜荔裁衣裳,步移珊珊响明珰。
扬蛾宛转入兰房,一心持赠无相忘。
百年比翼两鸳鸯,谁知底事固难量。
良人行役去他乡,含情不敢诉衷肠。
送君出门独徬徨,春花一别又秋霜。
去时君道出衡阳,昨得音书又朔方。
君行飘梗何能常,年年妾自守空床。
愿为双燕向君翔,衔坭巢君屋上梁。
忆年十五发初长,为君许嫁登君堂。
蘼芜薜荔裁衣裳,步移珊珊响明珰。
扬蛾宛转入兰房,一心持赠无相忘。
百年比翼两鸳鸯,谁知底事固难量。
良人行役去他乡,含情不敢诉衷肠。
送君出门独徬徨,春花一别又秋霜。
去时君道出衡阳,昨得音书又朔方。
君行飘梗何能常,年年妾自守空床。
愿为双燕向君翔,衔坭巢君屋上梁。
这首《燕歌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感细腻,充满哀愁与期待。
开篇“忆年十五发初长”,以女子回忆起自己青春年少时的情景开始,那时她正值豆蔻年华,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接着,“为君许嫁登君堂”一句,点明了她与丈夫的婚约,以及她对这段婚姻的承诺与期待。
“蘼芜薜荔裁衣裳,步移珊珊响明珰”两句,通过女子精心打扮,准备迎接丈夫归来的情景,展现了她对这段感情的重视与期待。随后,“扬蛾宛转入兰房,一心持赠无相忘”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丈夫不在身边时,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她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
“百年比翼两鸳鸯,谁知底事固难量”表达了对长久相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接下来,“良人行役去他乡,含情不敢诉衷肠”揭示了丈夫外出的无奈与女子内心的痛苦。
“送君出门独徬徨,春花一别又秋霜”描绘了女子送别丈夫后,独自面对漫长等待的孤独与煎熬。而“去时君道出衡阳,昨得音书又朔方”则反映了丈夫行踪不定,消息难寻的现实状况。
最后,“君行飘梗何能常,年年妾自守空床”表达了女子对丈夫长期在外的担忧与无奈。“愿为双燕向君翔,衔坭巢君屋上梁”则是女子对能够与丈夫共同生活、相互扶持的美好愿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丈夫离家后的思念、孤独与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溪云酿雪展还收,数日春严罢出游。
月竹萧萧香转座,瓶汤隐隐被蒙头。
一灯聊破上元梦,半夜稍增涂足油。
说妙谈玄吾不会,从教高挂雪峰毬。
君不见香严之山天下望,何必楞伽称海上。
龙湫直下一万尺,鹘崖突起三千丈。
借问何人出其中,前有国师后闲公。
中间有人骑乳虎,大雄敬树真卧龙。
山中壮气今重振,堂上老人提旧印。
晶明如住广寒深,渊泉自吸沧溟尽。
兄今三十未为老,名利波涛拔身早。
向来自裂子夏冠,翻然便刬天然草。
如兄勇锐世莫比,谁与同生亦同死。
只今文采尚未章,人道香严有真子。
隋河浑浑日夜流,兄今倚柁到南州。
南州水洁草如染,自在沩山水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