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所为,深思劳一己。
今及古往来,智与愚终始。
湍湍心性源,情欲日就滓。
混沌既波漩,旦下江河水。
反古生今世,习好皆骳骫。
今智恶其凿,今愚则诈尔。
相笑复相哀,前后空相指。
纷纷逐世群,决流东西使。
代有救世贤,不过汪波砥。
莫诧采薇高,莫嗤叩角鄙。
未分终古忧,何以殊彼此。
所叹往者人,滔滔悲皆是。
复念后者人,汩汩将安止。
介身处其中,孤行何足恃。
内省独深思,思心曷能已。
世道人所为,深思劳一己。
今及古往来,智与愚终始。
湍湍心性源,情欲日就滓。
混沌既波漩,旦下江河水。
反古生今世,习好皆骳骫。
今智恶其凿,今愚则诈尔。
相笑复相哀,前后空相指。
纷纷逐世群,决流东西使。
代有救世贤,不过汪波砥。
莫诧采薇高,莫嗤叩角鄙。
未分终古忧,何以殊彼此。
所叹往者人,滔滔悲皆是。
复念后者人,汩汩将安止。
介身处其中,孤行何足恃。
内省独深思,思心曷能已。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世道人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诗人郭之奇通过对比古今智愚、探讨人性的根源和演变,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
诗中首先提出“世道人所为”,指出社会风气是由人们的行为塑造的。接着,诗人思考“深思劳一己”,强调个人的深思熟虑对于改变世道的重要性。他进一步阐述了“今及古往来,智与愚终始”的观点,表明智慧与愚蠢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并存,没有绝对的界限。
诗人接着分析了人性的源头——“湍湍心性源,情欲日就滓”,指出人类情感和欲望的驱动导致了心灵的污染。他用“混沌既波漩,旦下江河水”比喻社会风气的混乱和道德沦丧,形象地描绘出人心的动荡和世道的污浊。
随后,诗人探讨了“反古生今世,习好皆骳骫”的现象,即现代社会虽然反叛古代的传统,但人们的习性却越来越趋同,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他指出,现代人的智慧被误解为凿刻,而愚蠢则表现为欺诈,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诗人还提到,“相笑复相哀,前后空相指”,人们在嘲笑与同情中相互指责,却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他批评了“纷纷逐世群,决流东西使”,即人们盲目追求潮流,失去了自我方向。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诗人提出了“代有救世贤,不过汪波砥”的观点,即尽管历史上不乏救世的贤人,但他们往往只能像砥石一样,在波涛汹涌的社会中留下微小的影响。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过分自傲或自卑,无论是“采薇高”还是“叩角鄙”,都只是相对而言。他强调,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人们都面临着共同的忧患,因此需要超越彼此的界限,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人性、社会风气和个体责任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进步的深切期盼。
噫吁戏危哉,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
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
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
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
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