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三十六峰高,胎石蟠挐根柢牢。
圮上未轻期孺子,洞边还拟见卢敖。
盘拿宜入画家笔,斸削何妨匠者刀。
千载咏松人几许,于松曾不涉分毫。
黄山三十六峰高,胎石蟠挐根柢牢。
圮上未轻期孺子,洞边还拟见卢敖。
盘拿宜入画家笔,斸削何妨匠者刀。
千载咏松人几许,于松曾不涉分毫。
此诗《咏黄山松树子》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黄山松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黄山三十六峰高”,开篇即以黄山的雄伟壮观引入,暗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险峻与独特。接着“胎石蟠挐根柢牢”一句,生动描绘了黄山松树扎根于岩石之中,其根系盘旋缠绕,牢固无比,体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圮上未轻期孺子,洞边还拟见卢敖”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松树坚韧品质的敬仰和向往。这里“孺子”和“卢敖”分别出自《左传》和《庄子》,象征着对年轻与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理解。
“盘拿宜入画家笔,斸削何妨匠者刀”则进一步赞美了黄山松树的形态之美,既适合入画,也适宜被匠人雕琢,强调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最后,“千载咏松人几许,于松曾不涉分毫”表达了对松树长久以来被人们赞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够与松树相知相赏的自豪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黄山松树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情感和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
问青天,面面回风悲。瞻马吾其东,毒龙蟠在泥。
挟策从之西,虎口张如箕。
搔首欲唱鹤南飞,大鸟能啄儿。
欲题知北游,当路横灵龟。
日月天眼睛,玉川曾有诗。
何以空明天,蓦现千重翳。
或者天刘翁,竟被白雀欺。
何怪蚩蚩氓,朱颜变为黧。
金风何萧瑟,海水扬其波。
我军西南征,楼船郁嵯峨。
荒荒日南地,窈窈瘴疠多。
宵长湿菵露,昼景流寒沙。燧象走丛薄,飞䳒堕?阿。
岩关有列戟,侧径无横戈。
地逼寇趋险,粮绝士卧痾。
戈船遂沦没,铜柱空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