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茫茫,扁舟出大荒。
孤城三面水,寒日五湖霜。
波漫官堤白,烟浮野戍黄。
片帆何处客,千里傍他乡。
淮海路茫茫,扁舟出大荒。
孤城三面水,寒日五湖霜。
波漫官堤白,烟浮野戍黄。
片帆何处客,千里傍他乡。
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过高邮作》描绘了一幅淮海路上的孤寂景象。首句“淮海路茫茫”展现了道路的辽阔与迷茫,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次句“扁舟出大荒”则写出诗人乘舟穿越荒凉之地的情景,流露出孤独和探索之意。
“孤城三面水,寒日五湖霜”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冷清,孤城被水环绕,寒日映照下的湖面仿佛覆盖着一层霜,增添了凄凉之感。接下来,“波漫官堤白,烟浮野戍黄”通过官堤的雪白和野外戍所的黄色炊烟,勾勒出一幅冬日景色,显得更为寂静。
最后两句“片帆何处客,千里傍他乡”以一叶孤舟上的行者为视角,表达出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未知的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离别与思乡之情。
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