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榴》
《石榴》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张骞带得西来种,中秘千珍及万珍。

一个臭囊藏不尽,又从身外覆精神。

(0)
鉴赏

这首诗《石榴》由明代诗人沈周所作,通过对石榴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张骞带得西来种”,开篇以张骞出使西域引入石榴这一异域之物,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张骞作为汉朝使者,远赴西域,带回了石榴种子,不仅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种资源,也寓意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中秘千珍及万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石榴的珍贵与多样,它不仅仅是一种果实,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营养价值。这里的“千珍及万珍”既是对石榴本身价值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万物丰富性的颂扬。

“一个臭囊藏不尽,又从身外覆精神”则是对石榴的深层次思考。石榴果肉鲜美,但其内部却可能隐藏着不易察觉的瑕疵或缺陷,正如人生中的种种不完美。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否定石榴的价值,反而通过“又从身外覆精神”这一句,表达了对事物内在价值的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这句话暗示着,即使面对生活的不完美,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美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接纳。

整首诗通过石榴这一具体事物,寓言了文化交融、自然之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占春亭即事三首·其二

见他门户插垂杨,懊恨江南客子肠。

春梦谁云无准托,连宵合眼是家乡。

(0)

夜雨

漠漠春阴未肯晴,空阶滴点到平明。

应知不入笙歌耳,来作愁人枕畔声。

(0)

炼丹台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0)

六言

草间路六七里,溪上梅三四花。

日落鸟声何处,山空犬吠谁家。

(0)

题甘露寺

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

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

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

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

(0)

渔家傲

鶗鴂一声初报晓。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