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
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
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
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惺惺寂寂是,寂寂惺惺非",通过对比"醒觉"与"寂静"的状态,表达了禅宗对心境空灵与清醒理解的独特视角。"惺惺"象征着心灵的活跃与觉知,"寂寂"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无我。这两句暗示了禅修中的动态平衡,即在清醒与宁静之间找到恰当的境地。
"弃却甜桃树,沿山摘醋梨",诗人以放弃世俗的诱惑(甜桃)去寻找酸涩但可能更有深度的体验(醋梨),寓意修行者追求超越世俗价值的精神境界,不为表面的甜美所迷惑。
最后两句"如是句中能会得,从教人竞觅玄微",强调只有真正领悟到这种意境,才能深入探寻和实践佛教中的微妙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修的智慧和修行者的内心追求。
幽人斸寒泉,井甃名曰蒙。
井贵德不改,蒙以养为功。
非徒玩清冷,润液幽芳丛。
说筑傅岩下,伊耕莘野中。
静守一夫事,勤政王道隆。
孔孟不得志,日月经高穹。
休哉圣贤心,养私而用公。
宇宙间生民,草木与昆虫。
仁渐而秾郁,义惨而庞洪。
泓泓此中泉,与物资天功。
勿谓短绠浅,海底渊源通。
勿谓一勺轻,洗涤人心空。
近林郁青苍,远涧与冲融。
往往中间云,霶霈起天风。
汲引即所利,孰遣榛莽丰。
有道无得丧,孰患番险濛。
君子修诸业,虑初而图终。
为君赋此诗,勿厌吾道穷。
鄱阳才子钟庆门,巍冠大带何纷纷。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朱栏碧瓦江之垠,更敞高阁淩烟氛。
烟中数岫列窗牖,急雨洗出青无痕。
乍来耳目益开爽,况日文酒酣天真。
前年诏下起嵓隐,子直奋起轩浮云。
不嫌官小喜及养,敛板归拜高堂亲。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定交酌寿虽所愧,相望兰桂长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