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贫的僧侣在寺院中的生活情景。"清羸一饭师"表明这位师父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只吃一点食物,"闲院亦披衣"则显示了他即使在空闲的时候也保持着修行之心,不忘穿戴僧侣的法衣。"应诏常翻译"可能是指僧人根据佛教经典中的教诲,进行学习和解读,而"修心出是非"则表明他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分辨世间的对与错。
下片转而描写自然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雪中疏磬度"可能是在形容寺院周围在雪后的宁静景象,"林际晚风归"则是夜幕降临时,林中的风也渐渐平息,一种归于宁静的氛围。"蔬食常来此"表明僧侣以素食为常,而"人间护净稀"则强调在尘世中保持清净心境是多么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出家人的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边人与花遇。
金焦双送南朝客,海上圆波重聚。相记取。
只那夕朱楼,我汝销魂处。帘栊遍数。
又露掠篷低,风销蜡黯,草草别君去。
人间世,都似看花隔雾。庾郎何必词赋。
卅年争笑屠龙技,谁共灵修相诉。聊慰汝。
盼等到重阳,买棹江南雨。艳才何补。
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离绪。
潇湘江水腻于油。是人愁。是侬愁。
侬若愁时,江水不分流。
料得天边今夜月,照江上,冷鸳鸯,双白头。
白头白头情未休。花一楼。月一楼。
梦也梦也梦不到,谁怨灵修。
只恨东风,吹远木兰舟。
那日湘纹帘影瞥,分一剪,眼中波,各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