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
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
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
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
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
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
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
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华丽厅堂中的宴饮场景,宾客们欢聚一堂,情感深厚,移步至曲房中更显亲密。诗中通过“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温馨。接着,“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最后,“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则表达了宴会虽晚,但灯光璀璨,热情不减的主题,寓意着友谊与欢乐的永恒。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成功地捕捉了宴会上的人情味与自然美的融合,展现出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长安有狭斜,劣劣通香毂。
道逢二少童,问君住何曲。
我家本神京,住近濯龙北。
长子爵执圭,次子为相国。
小生无高位,校讐在天禄。
三子俱下来,游人住行足。
三子俱入门,金紫照华屋。
三子俱升堂,戏彩弄丝竹。
大妇缝罗襦,中妇裁冰縠。
小妇调鸣筝,切切声相续。
丈人幸安坐,置酒奏新曲。
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
扶桑高扶疎,森耸数千里。
碧椹杂青葱,蟠桃映瑶水。
离离间朱实,凤鸟护丹蕊。
灵风洒兰林,空歌洞霄紫。
青童会群真,趣节召扬许。
安妃从元君,鸾旗翳沧渚。
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真气凄金石,聆之廓丹府。
灵波濯曜罗,朝元道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