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和风熏绮罗,清明上巳乐偏多。
飞花恋妓娇能舞,啼鸟怜香巧和歌。
剪彩纵难回锦树,铺茵还得卧青莎。
大堤宴罢归来晚,素袜轻摇洛浦波。
淡日和风熏绮罗,清明上巳乐偏多。
飞花恋妓娇能舞,啼鸟怜香巧和歌。
剪彩纵难回锦树,铺茵还得卧青莎。
大堤宴罢归来晚,素袜轻摇洛浦波。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宴的生动场景。首句“淡日和风熏绮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日阳光柔和、微风轻拂的景象,绮罗则暗示了游宴者的华美服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接着,“清明上巳乐偏多”点明了时令与节日,上巳节是古代春季祭祀、祈福的日子,此时游宴活动尤为丰富。
“飞花恋妓娇能舞,啼鸟怜香巧和歌”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花朵与鸟儿赋予情感,它们似乎也被这场盛宴所吸引,花朵在妓女的舞蹈中显得更加娇艳,鸟儿在歌声中显得更加动听。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游宴的欢乐与和谐。
“剪彩纵难回锦树,铺茵还得卧青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剪彩象征着游宴中的装饰与色彩,虽不能使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但可以增添一时的美感;而“铺茵”与“卧青莎”则描绘了游人在草地上休憩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之美的享受,也体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寻求放松与愉悦的心态。
最后,“大堤宴罢归来晚,素袜轻摇洛浦波”两句收尾,描绘了宴饮结束后的景象。大堤上,游人们步履轻盈,素袜轻摇,仿佛还在回味着宴会上的欢声笑语,洛浦波水面上荡漾着他们的倒影,映衬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游宴的热闹与美好,以及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红妆艳色,照浣花溪影,绝代姝丽。
弄轻风、摇荡满林罗绮。
自然富贵天姿,都不比、等闲桃李。
帘栊静悄,月上正贪春睡。
长记初开日,逞妖丽、如与人面争媚。
过韶光一瞬,便成流水。
对此日叹浮华,惜芳菲、易成憔悴。留无计。
惟有花边尽醉。